在舟曲縣立節(jié)鎮(zhèn)杰迪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上,一場特色文藝表演正在進行,生動再現(xià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景。表演現(xiàn)場歡聲笑語,彩旗飄揚,印著宣傳標語的飄帶遍布各個角落。場內(nèi),甘肅省法官學院工作人員來回穿梭,向各族群眾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政策和法律知識,營造出濃濃的“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祥和氛圍。
作為全省乃至全國法院干警培訓的重要基地,近年來,甘肅省法官學院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xù)推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培訓基地、研究基地、示范基地建設,積極為民族地區(qū)司法實踐探路,著力打造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示范樣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省法官學院干警為當?shù)厝罕娺M行法律知識宣講。
春風似雨潤物無聲 宣傳教育融于細
石榴花開紅似火,民族團結一家親。走進位于甘肅省法官學院的中國法院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文化陳列館,一幅生動展示黨在各個時期民族政策和法治建設的浮雕映入眼簾,各個民族、件件事跡都被鐫刻記錄,每個前來參觀的群眾都禁不住駐足端詳,悉心感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民族共同體意識,體會黨的民族政策如春天般宜人溫暖。
“為持續(xù)建好用好文化陣地,我們建成了國內(nèi)首座中國法院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文化陳列館,專門建設了以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題的法治文化園,打造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法治文化浮雕長廊,今年以來組織開放日和參觀活動132場次,參觀人員12000余人次?!备拭C省法官學院聯(lián)絡處干警樊大鵬介紹說。
5月21日,全省調(diào)解員示范培訓班(第二期)在省法官學院開班。
強化法治人才培養(yǎng) 厚植民族法治精神
走進甘肅省法官學院,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正一邊交流一邊走進各自的培訓教室。他們或是來自基層的調(diào)解員,或是來自各個法院的法官、工作人員,或是來自法律界、工商界人士,或是宗教界人士代表、群眾代表。在這里他們齊聚一堂,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為了對標對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要切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懈努力”的工作要求,甘肅省法官學院以民族地區(qū)法治人才培訓作為主要任務,先后累計舉辦全國法院干警和甘肅人大代表、紀檢監(jiān)察干部、民族地區(qū)干部等各類培訓班288期,培訓學員3.2萬余人次。
“除此之外,我們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機制,與西北民族大學、甘肅政法大學等高校合作,形成加快推進雙語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機制,聯(lián)合培養(yǎng)漢藏雙語法律學歷生300余人次?!备拭C省法官學院翻譯處副處長才讓克介紹說。
夜幕下,學員們和身著民族服裝的當?shù)厝罕娫谑》ü賹W院的廣場上載歌載舞。
打造教育培訓品牌 法治助力民族團結
夜幕降臨,國家法官學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訓基地的廣場上燃起了篝火,學員們和身著民族服裝的當?shù)厝罕姡瑖@著跳動的火焰,伴隨著嘹亮的歌聲,歡快起舞,其樂融融。
“為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教示范作用,我們經(jīng)常用漢藏雙語為廣大農(nóng)牧民群眾、宗教界人士,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宣傳教育活動?!备拭C省法官學院辦公室干警楊愛紅說,截至目前已舉辦300多場活動,受教育人數(shù)6.3萬余人。
除此之外,甘肅省法官學院還創(chuàng)新實施“民族團結進步+”行動,打造“黨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教育培訓”等品牌,開展民族宗教領域“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專項普法活動,引導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法治助力民族團結提供了有益借鑒。
“近年來,學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在加強民族地區(qū)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上、在全面提升民族事務依法治理上、在構筑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上、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教上作示范,著力打造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樣本,助推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备拭C省法官學院院長扎西才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