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那個世界,不同的是我們的心態(tài);事物是那個事物,不同的是我們的視角。換個視角去觀察,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換個角度去思考,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總統(tǒng)家中失竊,朋友聞訊忙寫信安慰。他回信說:“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xiàn)在很平安,感謝生活。第一,賊偷取的是我的財物,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了我的部分財物,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焙芏嗳藭f,因為他是總統(tǒng),所以他會這么想問題,而我想說的是,因為他能這么想問題,所以他是總統(tǒng)。
世界是多維的,而我們面對它的眼睛只有一雙,每一次的觀察、表達和行動,都只能影響這個多維世界的一個面。假如生活是風景,那我們就是攝影師,不同的人拍出來的照片各有千秋,但卻總有人能獨領風騷,那是因為,他們更善于移動自己,嘗試各種角度,找到最好的感覺。如前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遭遇不幸之后,他能找到最佳角度去看待,把自己從沮喪的情緒中盡快拉出來,避免因此受到更大的傷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更不要循著固有的視角在原地打轉。
事物是多面的,而我們看待它的視角是單一的,并且大多依賴個體經(jīng)驗、直覺、情感等,這樣片面的主觀認知往往很難將其看清、看透,因此,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尤其對于站在社會矛盾“風口浪尖”上的司法工作者,多維視角是實現(xiàn)“案結事了”、踐行司法為民的必備技能。當社會矛盾呈現(xiàn)出 “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的復雜樣態(tài),就需要我們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視野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覺悟,于“勤學善思”中練就過硬本領,于“廣納圖變”中開闊視野。
一要勤學。“君子之學,始于嚶嚶,終于有生”。從孔子“韋編三絕”到韓愈“焚膏繼晷”,君子始終將學習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和畢生的價值追求。之所以格局狹隘,是因為知識的貧乏;之所以視角單一,是因為技能的匱乏。沒有知識支撐的思路注定難以開闊,沒有技能加持的謀劃注定不夠深遠。“君子三才,皆出于學”,作為法院干警,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系統(tǒng)學習思維,把學習作為立身做人的必修課,向書本學、向前輩學、向群眾學、向實踐學,借助高人的視角觀察世界,踩著前人的肩膀砥礪前行,努力提高自身理論素養(yǎng),不斷提升執(zhí)法辦案能力,真正實現(xiàn)“三個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
二要善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系統(tǒng)學習后的不斷思考不僅是對理論的鞏固,更是對現(xiàn)實的覺知和對自我的臻美。這樣的思考不拘于形式,不囿于專業(yè),是在具備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精湛的審判技能和豐富的司法經(jīng)驗的基礎上,充分了解群眾的每一項請求、傾聽每一次訴說,再將學到的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知識運用其中,把它們變成開好每一次庭、寫好每一份判決的“養(yǎng)分”;這樣的思考不流于表面,不限于眼前,是在歸納當前人民法院面臨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經(jīng)常思考肩負的責任,思考個體與集體、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思考辦實事、謀長遠、促發(fā)展的實招,在實踐與認識的過程中,不斷尋找對癥下藥的“良方”。
三要廣納。成大事者,必虛懷若谷。西楚霸王項羽,一生戰(zhàn)無不勝,表現(xiàn)極為驚艷,為何最終落入烏江自刎的境地,是胸懷和格局使然。劉邦之勝,非勢之強,而勝在胸懷天下,勝在廣納諫言;項羽之敗,非戰(zhàn)之罪,而敗在剛愎自用,敗在獨斷專行。時刻以空杯的心態(tài)接納未知,以客觀的態(tài)度對待已知,不自閉、不臆斷,不把自己的假設當成事實,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慎行慎言,這是我們司法工作者最應有的狀態(tài)。同時,還要加強與當事人、律師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誠征良策,廣納賢言,在建設性意見建議中不斷改進提高,以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fā)展。
四要圖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泵髡咭驎r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作為攝影師,拍照效果不好時,變換不同的角度,總會找到最好的位置,作為法官亦是如此。與當事人溝通不暢時,審理案件思路不通時,或站在對方的角度替他著想,或站在未來的時空反觀眼前,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不知所措和焦慮不安,只是因為因循守舊和避難趨易。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須增長識變之智,掌握應變之方,涵養(yǎng)求變之勇,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于不變中創(chuàng)造新的不凡業(yè)績。
多視角多維度看待問題是新時代司法工作者的必備技能,是實現(xiàn)“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的必然要求。作為法院干警,唯以知重負重的擔當、披星戴月的勤勉、鍥而不舍的堅毅和春華秋實的耕耘,方能獨具一雙慧眼,將糾紛看個清清楚楚,練就一身真功,將案件審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