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張乙系涼州區(qū)高壩鎮(zhèn)某村村民,雙方系鄰居又有親屬關系。2018年,張乙在翻修房屋時將自家房屋的地基比張甲家加高四十公分,致使兩家院墻之間兩米寬的巷道成了一邊高一邊低的“奇葩景觀”。這不僅影響村民正常出行,而且每當雨雪天氣,積水難以排出,巷道就成了“爛泥灣”,也給張甲院墻帶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多年來,村鎮(zhèn)相關部門多次找二人協商處理均未果。2024年3月,張甲遂訴至法院。
“李庭長,我們之間的矛盾時間長了,如不影響我的院墻安全,我也不管,不好走就繞著走。但現在不管也不行,你給想辦法處理一下,把我們之間的‘疙瘩’解開”。張甲立案后就找到了高壩法庭負責人李海棟訴說。
“老人家,先坐下喝口水。我剛到高壩法庭工作,你們的情況還不太清楚。聽你講,你們之間的矛盾時間長了,雙方都有怨氣。你也不能一味的埋怨對方,繞過明面上的糾紛,多從其它方面想一想。今天有好幾個案件要開庭,明天我們到現場一邊勘察一邊調處你們的糾紛,好吧!”李海棟一邊答復張甲一邊約定了調處時間。
第二天,李海棟協同鎮(zhèn)、村委會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現場。正如張甲所說,張甲、張乙兩家院墻之間的巷道路面一邊高一邊低,差距還不小。調處過程中,雙方互不相讓,張甲要求張乙鏟除高出他家的部分,張乙直接拒絕。
望著高低不平的巷道,李海棟突然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他將兩人叫道巷口說到:“你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嗎?‘六尺巷’的故事說的是清朝時期,安徽桐城兩戶人家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后來一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另一家不同意,雙方發(fā)生糾紛后一家向朝中為官的親信寫信求助,遂回信'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最終雙方各讓一步,成了六尺巷,名揚天下!現在到了新時代,你們又是鄰居,又是親屬,難道不能學學古人的做法嗎!”
聽了故事后,張乙不好意思了,張甲也作出了讓步,同意給靠張乙家院墻一邊留足護坡。在辦案法官的見證下,雙方在村民現場村民的幫助下對巷道進行了平整,雙方長達六年的糾紛通過法官講“六尺巷”的故事得以化解,受到雙方當事人和村民交口稱贊。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糾紛引發(fā)的案件,大多數不在于牽涉經濟利益有多大,主要在于“不爭饅頭爭口氣”的思想,這種思想導致雙方寸步不讓,一紙判決容易,卻無法徹底化解糾紛,甚至出現新的矛盾。
近年來,涼州區(qū)人民法院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拓展馬錫五審判方式,深化推進“123456”工作模式,堅持巡回辦案,辦案法官攜卷下鄉(xiāng),變“坐堂問案”為深入田間地頭、家庭院落,通過“小案件”講述“大道理”,解心結化糾紛,2021年以來,開展巡回審判超過1779場次,訴前調處矛盾糾紛6872起,積極以“鄉(xiāng)土司法”促進鄉(xiāng)風文明,讓鄉(xiāng)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