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法院網(wǎng),今天是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若將容易得 便作等閑看

來源:中央紀(jì)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發(fā)布時間:2025-03-10
字號:A A    顏色:

讀《西游記》的時候,很多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孫悟空會筋斗云,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為什么不能把唐僧背在身上,翻一個筋斗不就到了西天了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西游記》原著里已經(jīng)給出了。在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中,唐僧師徒三人受阻于流沙河,豬八戒與當(dāng)時還在流沙河中為妖的沙和尚大戰(zhàn)兩場不能取勝,天色已晚,孫悟空先去給唐僧化了齋飯,待明日再戰(zhàn)。豬八戒得知化齋的地方有“五七千里之路”,孫悟空筋斗云之快竟然能去去便回,忍不住說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zhàn)?”

  是啊,既然這么方便,你駕著筋斗云把師父背過河去不就行了嗎,干嗎非得跟這水里的妖怪打?

  孫悟空反問他:“你不會駕云?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

  豬八戒解釋:“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云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筋斗方可?!?/p>

  孫悟空說:“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云,只是去的有遠(yuǎn)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筋斗云也是駕云的一種,凡是駕云,原理相同。你們沒法背,我也沒法背。

  那么問題就來了,孫悟空和豬八戒為什么都說背不動唐僧,是因為唐僧超重嗎?

  答案顯然不是。一個很明顯的證據(jù)是,孫悟空駕著筋斗云的時候,金箍棒總是藏在他的耳朵里的。金箍棒有多重?“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辈⒉皇钦f駕云就不能負(fù)重。更何況,《西游記》中,唐僧經(jīng)常被妖怪輕輕松松一陣風(fēng)就卷走了。孫悟空神通廣大,有七十二般變化,怎么妖怪卷得動唐僧,孫悟空卻背不動?

  由此可知,孫悟空說他背不動唐僧,只是一句托詞。的確,在原著中,孫悟空在拒絕了豬八戒之后,又對他解釋道:“像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fēng)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像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p>

  就算唐僧實在太重,不能騰云駕霧,也還可以借助別的法術(shù),像是弄一陣狂風(fēng),或者強行拉扯,還有隱身、縮地等方法,都是可以的。孫悟空樣樣都會,為什么不這樣做?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強行用法術(shù)到了靈山,佛祖承不承認(rèn)?

  孫悟空認(rèn)為,佛祖不會承認(rèn)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因而是不會給真經(jīng)的。他對取經(jīng)的本質(zhì)認(rèn)識得很深刻:“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hù),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jīng)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jīng)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p>

  “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孫悟空說得很對:取經(jīng)固然是終極目的,但八十一難,就得一關(guān)一關(guān)腳踏實地地過,不能投機取巧。而師兄弟三人的任務(wù),只是保證唐僧的生命安全,不能替他減輕磨難。否則就算到了靈山,也取不來真經(jīng)。所以一路之上,不論是刮風(fēng)下雨,還是冰雪寒天,孫悟空也只是帶唐僧檐下避雨,洞中避寒,餓了渴了便干糧果腹、飲露餐風(fēng),而很少憑借法力去解決任何與降妖除魔無關(guān)的困難。

  這告訴我們一條簡單卻重要的道理:成功沒有捷徑,不管做什么事,欲速則不達(dá),僥幸害己身。

  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正如主題曲唱道:“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人生的前行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fēng)順,要有敢問路在何方的探索精神,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才能最終踏平坎坷成大道。勇于面對前路上的激流險灘、溝溝壑壑,從磨難中成長奮起,那么磨難不僅阻擋不了我們,只會讓我們前進(jìn)的步伐更加堅定。(田心)